Redis是一款使用内存作为数据存储的非关系型数据库,因此需要进行持久化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。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式:RDB和AOF。
RDB持久化方式
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式,它可以将数据在一定时刻异步地保存到硬盘上。RDB的基本实现思路是将当前Redis内存中的数据快照保存到硬盘文件中。可以通过设置save配置项,触发Redis快照保存。例如,设置save 900 1,表示如果900秒内发生了1次修改操作,Redis将保存当前的数据快照。当然,用户也可以用bgsave命令手动触发快照保存。
配置文件中的RDB配置项有两个,一个是save,一个是dir,save用来配置保存时间和触发条件,dir用来设置持久化文件的保存目录。对于save配置项,用户建议配置多个时间点,以免数据丢失。此外,为了避免单点故障造成的数据损失,用户可以通过主从复制和集群实现数据备份。
AOF持久化方式
AOF持久化方式是通过记录Redis服务器执行的写操作来保证数据的持久化。AOF默认关闭,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开启。在AOF持久化方式下,Redis会将每个执行的写操作追加到AOF文件中。当Redis重启时,它会将AOF文件中记录的所有写操作重新执行一遍,从而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。
对于AOF配置,可以设置同步频率和同步方式。Redis提供了三种同步方式:always,每次写入时都同步;everysec,这是默认的同步方式,每秒钟同步一次;no,不进行同步。always同步方式数据较为安全,但是对于性能有一定影响。no同步方式,数据容易丢失。对于同步频率,可以通过appendfsync配置项进行设置,建议根据业务场景进行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