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是一个高效性、可扩展性的键值存储系统。它可以提供诸如数据结构、发布/订阅、复制和持久化等扩展功能。 Redis作为一个内存存储的数据库,能够提供单机高并发和超快速的IO性能,非常适合在Web应用中用来做缓存等。在一些web2.0和大并发的网站中,已经非常普及了。 Redis的支持lua脚本,发挥了lua轻量、快速的编写和测试脚本的优势,可以说Lua脚本非常适合Redis。Lua in Redis中极大地拓展了Redis的扩展性,我们可以把Lua当做一种替代Redis命令的方式使用。本文章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Linux如何访问Redis命令。
安装Redis
要在Linux中访问Redis,首先要安装Redis,安装Redis有很多不同的方式,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通过源码来安装。 首先从Redis的官网(http://redis.io/)上下载最新版本的源码包。解压缩后,进入解压缩后的目录。然后进入src目录执行make命令。之后编译完成后,再执行make install即可完成安装。 说明:Redis的源代码依赖于TCL库,如果没有安装,则会编译出错。如果没有安装TCL库,则需要执行yum install tcl -y命令来进行其安装。执行完毕后则可以继续安装Redis。
连接和操作Redis数据库
在Linux系统下连接Redis数据库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使用Redis命令行即可。可以先通过cd命令找到Redis命令所在的地方(通常在 /usr/local/bin或/usr/bin目录中)并执行./redis-cli即可进入Redis命令行模式。如果要连接到其他主机上的Redis,可以在redis-cli命令中使用-h选项指定主机地址。连接Redis服务器后,就可以输入Redis支持的命令来进行操作。例如,执行SET命令可以插入一个键 / 值对。 redis> SET name test Redis 会把test关联到键name上,并返回OK结果。我们也可以使用GET命令获取这个键值对的值。例如, redis> GET name 它会返回test。这种方式就是Linux访问Redis的最基本方式。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下,我们还会进行Redis的一些高级操作,例如事务、批量查询等等。这些高级操作需要一定额外的学习和掌握,但是通过学习Redis API文档,可以较为快速地掌握这些高级操作技能。
总结: 在Linux系统上访问Redis数据库,需要先安装Redis,然后在Redis命令行模式下输入Redis支持的命令来进行操作。通过掌握Redis API可以进行高级操作,更好地应用Redis于实际开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