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为开发者提供的分布式锁实现,基于Redis的持久化存储和特殊的原子操作 SETNX,根据SETNX仅在Key不存在时才能设置成功的特点,实现了一种分布式锁机制。
为什么要使用Redis分布式锁
一般情况下,我们使用单机锁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。但是对于分布式环境下,多个服务器在同时操作同一数据源时,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甚至是数据错乱。此时,为了保证分布式环境下数据的最终一致性,就需要使用分布式锁机制。
Redis分布式锁lua问题
在使用Redis分布式锁时,我们可以使用LUA脚本来将加锁和解锁两个操作封装成原子操作。
但是,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:
使用LUA脚本必须开启Redis服务的LUA脚本解释功能,其中的 eval 命令可以用于执行 lua 脚本。
使用LUA脚本时需要使用eval命令,而这个命令是需要耗费额外时间的。
所有语句都是未提交的,只有 EVAL 命令完成执行后,它们才会实际提交。由于 Lua 是线程安全的,没有竞争条件,并且可以用于提供线程安全性所需的原子操作,它可以在 Redis 服务器中通过 pipeline 确保更高的执行速度。
在申请锁和释放锁时都需要比对 key 对应的 value 是否匹配,但是在使用 lua 脚本时直接将申请和释放锁的脚本连在一起,如果 value 不一致则解锁会失败,会导致锁一直被占用。
综上所述,使用LUA脚本实现Redis分布式锁时,虽然能够有效提高效率,但是需要我们特别留意一些Lua脚本的问题,以免因此而导致问题的出现。